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讯 (通讯员:彭钰美;摄影:彭钰美 王东)7月11日—17日,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为期一周的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研修暨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成功举行,公司60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
(遵义会议会址合影)
研修期间,学员们听取了《红军长征与遵义转折》、 《塘约道路》等专题报告,先后来到贵阳黔灵山麒麟洞、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茂村、苟坝会议会址、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园、茅台渡口、中国酒文化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塘约村、贵州四大古镇之一的青岩古镇等地开展现场教学,现场观摩、现场授课、实践体验,于再现历史场景中感悟历史,深入学习党史、深入调研现代化建设,接受思想洗礼、汲取精神力量。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茂村合影)
此次研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特色一:一次党史深入学习之旅,提升党性修养。通过走进黔灵山公园麒麟洞、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苟坝会议会址、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园和茅台渡口等,重走长征路、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战略转移的重大历史关口,深切感悟由革命先贤的英勇无畏和伟人领袖的雄才大略缔造的百年大党。每到一处,学员们认真听取现场教学、仔细查看史料,深入学习党史。在素有“真理小道”之称的苟坝村毛泽东小道上,全体学员们换上红军装重踏伟人足迹,手提马灯绘制党徽图案,引吭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情绪高昂、满腔热血、心潮澎湃,进一步坚定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重走“真理小道”—毛泽东小道合影)
特色二:一次中国现代化建设调研之旅,提升学识涵养。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茂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塘约村、国酒之乡茅台——中国酒文化城和青岩古镇等农村街巷里,学员们见证了革命老区和文化古镇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将优良传统融入现代发展之中所收获的美好生活,在革命历史与发展现实中见证了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参观现场,研修学员对塘约村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治理等创新之举印象尤为深刻。研修学员中,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公司党委书记孙永祥、学院工会主席谢从高、学院教授何家伟、公司副教授吴秀莲等从“治村理念如何形成”、“村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农村房屋土地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出发,与塘约村村主任彭远科进行了面对面深入探讨。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学员纷纷感叹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涵养。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塘约村合影)
特色三:一次教学和科研的反思之旅,提升教研水平。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生动的历史素材为丰富的理论阐释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与科研中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开拓研究领域,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符合史实、员工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争做“六要”思政课教师,真正践行“八个统一”。
(各红色纪念馆学习时合影)
特色四:一次情感交流和身心放松之旅,提升师德师风修养。参观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等,是一场与革命先烈跨时空的交流对话,先辈们刚正不阿、忠贞不渝的风骨滋养着每一位学员。研修途中,贵州的异域风光、风土人情,使学员们放松心情、身心愉悦。大家互帮互助、共克困难,思想碰撞,加深了彼此了解,凝聚着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的团队团结和谐的力量。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塔合影)
(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合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每个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充实紧凑的研修过程中,全体学员认真学习、深入探讨、充分交流,使党性得到锤炼、见闻得到增长、境界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了学党史明理增信、学党史崇德力行,顺利完成培训研修。至此,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研修暨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圆满落幕。
(审核:孙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