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暨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发表时间:2021-07-06点击: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讯(通讯员:王丹竹,张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大中小学主线贯穿、循序渐进”的总体要求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2021年7月3日上午9时,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暨教学研讨会”在科学会堂3楼会议室成功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吴晓云研究员、同济大学长聘教授陈大文、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王忠文、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徐秉国副教授、相关杂志社资深编辑作为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分享嘉宾与全国多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经理李芳教授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会共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专家指导、主题学习、交流研讨。

在专家指导环节,相关杂志社资深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吴晓云研究员、同济大学长聘教授陈大文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首先,相关杂志社资深编辑结合办刊感受从期刊定位、四位一体、三贴近和发行量向与会教师介绍了期刊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享了投稿经验,她指出,广大教师在撰写这类文章时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形成有理论指导、有操作方法、可复制的规律性文章;在投稿时要把握期刊定位、发稿周期、投稿须知等,做到“投其所好”。编辑老师的精彩分享为与会教师撰写和投稿提供了有效指导。接着,北京师范大学吴晓云研究员作了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概念及内涵解析》的分享,一方面,她系统分析了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的内涵和区别,她并从横纵两个角度解释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她认为思政教育是德育的主渠道,而思政课又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并概括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特征,即:差异性、上升性、整体性,长期性。同时,她指出,全国思政课教师是一家人,要不断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长聘教授陈大文从宏观层面就“七一”讲话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七一”讲话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对教师讲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教师在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要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不同学段员工的认知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并建议思政课教师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提升理论修养。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权利、义务这一主题在各个学段如何衔接教学的问题。

在主题学习环节,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王忠文和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徐秉国副教授作了主题导学。王忠文老师分享了“七一”讲话的学习感受,强调要做“四有”好老师,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员工收集家庭发展史,使员工从家庭的变化过程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徐秉国副教授作了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分享,分别就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实根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源即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并鼓励员工要加强党史学习、积极向榜样学习、注重实践锻炼等路径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交流研讨环节,张亮老师结合小学思政课教学实际分享了与会感受,她说;“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需要坚定自身信念;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儿童视角,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员工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黄志平老师谈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认为法治进校园必将成为热点,并指出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和社区互动,讲述“我与宪法的故事”等途径来培养员工的法治素养;王珣老师从中考命题角度分析了法治教育“进考场”的相关内容,在座的广大师生深受启发。

最后,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经理李芳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说:“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举办本次集体备课会意义特殊、十分必要。在此,十分感谢诸位专家的精彩指导,感谢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今后会继续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欢迎老师们的再次参与。

(审核:李芳)

快速通道